容器 | 甲 | 乙 | 丙 |
反应物投入量 | 1molN2、3molH2 | 2molNH3 | 4molNH3 |
NH3的浓度(mol•L-1) | c1 | c2 | c3 |
反应的能量变化 | 放出a kJ | 吸收b kJ | 吸收c kJ |
体系压强(Pa) | p1 | p2 | p3 |
反应物转化率 | α1 | α2 | α3 |
A | 2c1>c3 |
B | a+b=92.4 |
C | 2p2<p3 |
D | α1+α3<1 |
A | 容器内压强P:P甲=P丙>2P乙 |
B | SO3的质量m:m甲=m丙>2m乙 |
C | c(SO2)与c(O2)之比k:k甲=k丙>k乙 |
D | 反应放出或吸收热量的数值Q:Q甲=Q丙>2Q乙 |
A | 平衡时容器乙的容积一定比反应前小 |
B | n2>n1 |
C | 平衡时容器甲的压强一定比反应前小 |
D | φ2>φ1 |
A | Ⅰ、Ⅱ两种途径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状态所消耗的时间相同 |
B | Ⅰ、Ⅱ两种途径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状态的过程中,体系的总密度始终保持不变 |
C | Ⅰ、Ⅱ两途径最终达到平衡时,体系内A的物质的量分数相同 |
D | Ⅰ、Ⅱ两途径最终达到平衡时,体系内A的浓度相同 |
容器编号 | 起始时各物质物质的量/mol | 平衡时体系能量的变化 | ||
X2 | Y2 | XY3 | ||
① | 1 | 3 | 0 | 放热Q1=23.15kJ |
② | 0.6 | 1.8 | 0.8 | Q2 |
A | 达平衡时,两个容器中XY3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2mol•L-1 |
B | 容器①、②中反应的平衡常数相等 |
C | 容器②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放出23.15×![]() |
D | 若容器①体积为0.20L,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放出的热量大于23.15kJ |